首页

女王调教在线

时间:2025-05-25 20:29:36 作者:战胜日本组合,王楚钦孙颖莎实现世乒赛混双三连冠 浏览量:7496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(记者 王昊)北京时间24日晚,在多哈世乒赛混双项目决赛中,中国组合王楚钦/孙颖莎以3:1战胜日本搭档吉村真晴/大藤沙月,实现该项目世乒赛三连冠。两人也将获得象征赛事混双最高荣誉的兹·赫杜塞克复刻奖杯。

      中国组合王楚钦/孙颖莎 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  决赛开场后,日本组合进入状态很快,回球质量较高。不过王楚钦与孙颖莎迅速调整,在多拍回合中逐渐占据主动,并以11:7先下一城。

  进入第二局,日本组合加强了前三板的搏杀,取得了一定效果,比分一路来到7平。关键分的处理上,孙颖莎和王楚钦更胜一筹,两人以11:8再胜一局。

  第三局,王楚钦/孙颖莎从一度2:6落后追至7:7,但随后连丢4分,输掉本局。第四局,日本组合依然在开局阶段取得领先,王楚钦/孙颖莎顽强追至8平。关键时刻,中国搭档展现出在经验上的优势,最终有惊无险拿下比赛,达成三连冠。  本届世乒赛,中国队派出王楚钦/孙颖莎、林诗栋/蒯曼参加混双项目,其中王楚钦/孙颖莎是赛事卫冕冠军,也是巴黎奥运会混双项目金牌得主,因此这对冠军搭档赛前被寄予厚望。

      中国组合王楚钦/孙颖莎 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  在1/4决赛中,林诗栋/蒯曼1:3不敌日本组合吉村真晴/大藤沙月,无缘四强。王楚钦/孙颖莎成为了国乒在混双项目上的独苗。

  1/4决赛中,王楚钦/孙颖莎也遇到了挑战。两人以6:11先丢一局,但接下来面对日本组合松岛辉空/张本美和的连番攻势,两位选手顶住压力,以11:9连下三局,逆转取胜,晋级四强。

  对手松岛辉空赛后表示:“确实从每一板的难度都能感到对方的顽强和实力。”

  混双半决赛,王楚钦/孙颖莎表现出色,最终横扫韩国组合林仲勋/申裕斌,连续三届世乒赛打进混双决赛。

  资料图:王楚钦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
  决赛前,两位选手接受采访时都坦言,已经做了迎接一场艰苦比赛的准备。王楚钦表示,决赛肯定是非常艰苦、非常精彩的比赛。孙颖莎说,要放掉以往的成绩,心态放好,立足于“拼”。

  最终在决赛中,“莎头”组合不负众望,为中国队获得了本届世乒赛的首金。

  本届世乒赛共设五个项目,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、混双。男单项目中,王楚钦在半决赛中击败莫雷加德,他的决赛对手是巴西名将雨果,后者在4月进行的世界杯比赛中获得男单冠军。

  女单比赛,孙颖莎半决赛淘汰伊藤美诚,顺利晋级。另一场半决赛,王曼昱击败队友陈幸同,女单项目的冠军已经被国乒提前锁定。

  资料图:孙颖莎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
  男双项目中,两对国乒组合梁靖崑/黄友政、林高远/林诗栋均提前被淘汰,四强中没有中国组合的身影。女双项目,四强中仅有王曼昱/蒯曼一对中国组合,她们在半决赛中淘汰日本组合张本美和/木原美悠,晋级决赛。

  本届世乒赛被认为是国乒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后的一次大考,也是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上任后的首个三大赛。

  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赛制发生变化,男双、女双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并新增混合团体项目。所以相比于以往,本届世乒赛在双打项目上受到了更多关注。

  根据赛程,本届世乒赛其他四项决赛将于北京时间25日进行。国乒加油!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网购黄金后平台跑路?案值或超千万,办公地人去楼空

呼和浩特7月13日电 (记者 张林虎)“2023年,呼和浩特市已建成优质饲草基地145万亩,今年要扩大到160万亩,提供400万吨优质饲草料,饲草自给率稳定在80%以上,同步将170万亩盐碱地改良为饲草种植基地,到2025年,饲草种植基地力争突破300万亩以上。”13日,在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上,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副市长马丙全如是表示。

浙江永嘉“侨胞之家”:侨胞所在皆是故乡

近年来,“轻资产不夜城模式”在全国迅速引爆,“一街兴一城”带来经济提振、消费升级和青年创业和就业。值得关注的是,刘磊的“承诺结果、对赌合作、短期建成、整体运营”系统化城市改变模式,从夜街区运营打通城市上下产业链合作,实现品牌整体突破。

“新乡人”首超“原乡人” 大余村何以集聚乡村新活力?

青海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、医务部主任、放疗二科主任王嵘介绍,现在,全球每年肿瘤发病率以千万计,我国每年新增数百万例,“其实我们在说话的每一分钟,我们国家就有多个新发病例。”

山西运城:国际“朋友圈”再扩容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

报告指出,生育保险降低生育成本。截至2023年底,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907.06万人,同比增加300.41万人。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069.10亿元,比上年增加117.75亿元,增长12.38%。

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

登临山顶俯瞰,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。从南海之滨“小渔村”,到改革开放“试验田”,再到大湾区建设“重要引擎”,深圳作为敢于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以经济密度论英雄,以发展效率论能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